当前位置: > 猎奇八卦 >
清末四大奇案--刺马案真相水落石出(2)
但是调查结果并不理想,两位官员审了好长时间,只知道刺客叫张汶祥,是一个49岁河南平民。除此之外,他的作案动机、背后是否有人指使这些关键性的信息都是空白。这个张汶祥嘴太硬,一被问到重要的环节就闪烁其词、支离狡诈,庭审官员甚至把他的家人一并捕获,在他面前施行酷刑,他都毫不所动。
会审从十月初审到了十二月中旬,两个多月过去居然毫无头绪。最后两位审查官只得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推导出结论,写了折子给到慈禧交差。而折子的内容无非是说,
张文祥刺马案
刺客张汶祥曾经做过海盗,被马新贻镇压,同伙被杀,怀恨于心,后来他又做非法小额典当生意,又被马新贻出告示禁止,断了财路,因为这些原因挟私报复,刺杀了马新贻。
对于这样的结论,慈禧坚决不信。她立即传召了刑部尚书郑敦谨,刑部尚书就是主管全国刑罚的一把手,慈禧把他找来是希望由他重审“刺马案”。郑敦谨是一名从地方成长起来的官员,他为官清廉,大公无私,断案精明,曾有“郑青天”的美名,深受慈禧的器重。此次慈禧找他来重审此案,一方面是看重他判案公允,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朝廷对案件的重视。在慈禧面前,已经67岁的郑青天许下重诺:一定要将此案审个水落石出。
而不久前,慈禧还任命了另一位大员驻扎江宁,与郑敦谨一同审理案件,这位大员便是湘军首领大名鼎鼎的曾国藩,此时的他继任两江总督。郑敦谨刚到江宁时,约见曾国藩,想听听他对此案的看法,但曾国藩的反应非常奇怪,他对案件只字未提,只是东拉西扯地说些家常闲话,闲聊了一会儿,便仓促离去。望着曾国藩匆匆而去的背影,郑敦谨怅然若失,他走到窗棂边抬头看了看外面灰蒙蒙的天空,轻轻地长叹了一声,神情变得越来越凝重。 郑敦谨空闲时仔细地查看了一遍慈禧之前下达的谕旨,其间写得清清楚楚:督署要地竟然会有不法凶徒白昼行刺,断非该犯挟仇行凶,理应查出幕后主使。字里行间中分明透露出慈禧的推断,她早已认定此案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台,也正因此,她才会如此重视,先后特派几位大员前来审理,难道慈禧心中已有结论了吗?而曾国藩对此案为何又是如此淡漠?这君臣二人的态度为什么截然相反?
张文祥刺马案
不久后,郑敦谨开始升堂审案,但案子确实难审,刺客张汶祥仍旧一口咬死,而他也不敢随便用大刑,这么大的案子万一把重犯给打死了,就断了唯一的线索,到时候他如此向慈禧交代。他唯有耐着性子软磨硬泡,总算找到了一丝线索:张汶祥一举刺杀马新贻时,马新贻的保镖们正被另一名男子吸引了注意力,当时此人跪倒在街边,向马新贻索要钱财,巡捕们上前阻拦,马新贻被架空,才给了张汶祥可趁之机。郑敦谨想,如此这名男子是张汶祥的同伙,或许这个案子就柳暗花明了。